5分鐘的《去冰島的三餐》可以做出來,完全是因為李壽根、殷志源這對「幻想組合」啊~還想說看完極光就完事了,沒想到有趣的點真的不少,連「情境劇」自己都安排上了!(大笑)tvN綜藝節目《去冰島的三餐》於上週五(25日)播出第6集。「起床任務」謎底終於揭曉,原來李壽根要藏的是冰島當地所產的「傳統酒」!收到任務後,李壽根先是藏在自己的褲子裡、把酒帶出秘密小房間,然後再移轉至殷志源的背包裡。趁著殷志源分心時,他再把酒放到冰箱裡。傳統酒就這樣混進從超商買回來的飲料裡,殷志源就算打開冰箱也沒有看到。之後,輪到殷志源公開他要藏的東西了。李壽根聽到他把「龍蝦」藏起來,一臉不可置信。殷志源去把他的龍蝦取出來,沒想到他把龍蝦放在垃圾桶裡!這誰找的到啊XD因為都各自守護了自己要保護的名產,按照規則,兩個人都必須入水。他們帶著「綜藝精神,新西遊記」的宣傳口號接受懲罰,然後趕快去泡泡溫泉、暖暖身。兩個人和一台攝影機,這綜藝就靠他們的「神之化學反應」撐起!準備要離開溫泉前,殷志源在旁邊說明「小心地滑」,就在他說著:「大家一定覺得『怎麼可能滑倒呢』,旁邊就有這麼一個人~」鏡頭一轉,是李壽根「滑倒」的樣子XD這波「情境劇」可真是充滿教育意義啊~(圖片、影片來源:tvN《去冰島的三餐》)
- Nov 02 Sat 2019 00:24
Apple AirPods Pro 帶來主動式降噪及更貼耳的設計
- Nov 02 Sat 2019 00:23
薪資提升寄望台商回流 神來之筆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葉阿公,每天回診放療、每2週住院化療通常搭鄰居的順風車或乘坐一天只有2班車的客運下山。沿路都是山路卻沒有位置坐,必須站快2小時才抵達醫院。阿公說:「不曉得治療有沒有用?什麼時候結束?有時候好累都想說不要去。」▲圖/翻攝自台灣癌症基金會 2019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影片全台每年新增逾十萬名癌症患者,其中60歲以上佔將近六成(59.2%),然而,癌症治療需要高頻率穩定回診,平均每2~3周甚至每天,就要回診接受化放療、標靶或其他治療。台灣因健保政策享譽國際,全民健康保險年報2016 - 2017顯示全民健保的納保率已達99.6%,醫療院所特約率也高達93%,整體而言民眾就醫的可近性大幅提升,然而,醫療資源是否為均衡分布?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台灣各縣市面積大小不一,以北、中、南、東四區比較,東部地區面積總和佔全台面積29%,但其醫療機構總數僅佔全體約5%。相反的,北部地區則是呈現醫療資源過度分配之狀態,北部之面積總和僅佔全台面積14%,但其醫療機構總數達43%。進一步看醫學中心設立概況,根據衛服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全台目前共有21家醫學中心(兒童醫院除外),北部地區就有11家,中部地區有4家,大南部地區5家,而東部地區(宜花東)佔全台總面積近1/3,僅有1家醫學中心。蔡麗娟表示,若進一步標示出地理位置,明顯看出這些醫學中心大多集中在都市地區,以花蓮與高雄為例,醫學中心皆分布在市區,讓偏鄉地區就醫極為不便。癌症每年新增人數逐年提升,60歲以上(不分男女)的癌症患者最多,佔總數近六成,南部地區的癌症發生率更是高於全國平均值1.05倍,居全國之冠。蔡麗娟強調,癌症是需要高頻率穩定回診治療的疾病,根據106年醫療統計年報,在所有疾病當中,癌症病人平均門診次數最高,尤其對於正在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癌友,需每週甚至每天往返醫院就診,密集的治療對身體負荷已是一大考驗,對偏鄉銀髮癌友來說,若沒有方便的交通方式,不僅提高中斷治療的機率,也可能對治療效果產生不好的影響。台灣癌症基金會日前針對北中南東四大地區,進行『癌友就醫交通困境調查』,探究癌友就醫可近性之困境,蔡麗娟發佈調查結果表示,長途往返就醫會讓身體不適狀況加劇,且伴隨而來的藥物副作用使得就醫更顯困難。調查顯示,六成癌友認為無法持續就醫的主要原因為交通不便,甚至大南部/東部癌友,有近七成(南部67%、東部66%)曾因此有中斷治療的想法,高出北部與中部20%及32%甚多。進一步從交通時間來看,北區71%的癌友就醫交通往返時間2小時內即可完成;反之,地處偏鄉的南部與東部,因交通運輸不發達、地區幅員廣,使得一半以上的癌友需花費4小時以上的時間來回就醫(南部佔56%、東部佔68%)。對於偏鄉癌友除了因為交通不便導致無法穩定就醫,蔡麗娟說,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定期關懷偏鄉癌症個案,探究出銀髮偏鄉的癌友多數面臨「偏鄉銀髮三顧」困境的型態,包括:獨老自顧、老老相顧、隔代照顧;偏鄉癌友經常面臨的「銀髮三顧」的困境,顯示出家庭支持系統非常薄弱,這也是除了就醫可近性之外,嚴重影響銀髮癌友無法穩定就醫的另一主因。居住在宜蘭縣大同鄉,罹患食道癌第四期的葉阿公,自107年9月開始接受化學治療,每次化療需住院3天,通常都是葉阿嬤開車陪同阿公回診就醫,有時候會搭鄰居的順風車或班距很長的客運下山,客運上更時常沒有座位可坐,一站就是好幾小時,雖然居住地離醫院約51公里,但沿路都是山路,來回車程需要5小時以上,伴隨的副作用常常導致走路不穩、肢體疼痛總讓就醫之路更加挑戰。葉阿公每兩周需要接受一次化療,長途就醫翻山越嶺、舟車勞頓,讓原本相當樂觀的葉阿公也感到心力交瘁,他說:「不曉得治療有沒有用?什麼時候結束?有時候好累都想說不要去了。」台灣的醫療品質雖然歷年來獲得國際好評,然而南部與東部地區因為幅員遼闊,偏鄉癌友就醫來回一趟常常就是5小時以上的交通路程,再加上候診、看診、與領藥,下山就醫就要花一天的時間。偏鄉地區同時面臨青壯人口外移,往往只能老老相依,當其中一老因病而倒下,在偏鄉交通不便的情況下,更加劇銀髮癌友難以穩定就醫治療的困境。台灣癌症基金會在富邦人壽連續五年企業資源挹注下,協助500位偏鄉銀髮癌友順利就醫。台癌「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交通補助計畫,針對居住於大南部、宜花東等偏鄉地區60歲以上正在治療中的經濟弱勢癌友,給予每名8,000元回診治療交通補助,幫助偏鄉銀髮癌友能穩定完成療程邁向康復之路。今年的銀髮癌友偏鄉就醫紀錄片由鬼才導演–盧建彰操刀與當紅藝人林予晞合作,於片中再現《與惡》最有愛社工師。透過林予晞實地上山前往癌友葉阿公的家,並陪同到山下就醫,在2個多小時交通路程的對談,帶出偏鄉癌友面對交通不便的困境。台癌說,山不在乎高,路不在乎遠,或許偏鄉地區因地理環境關係,就醫距離遙遠,但有了大家的善心挹注,一定能彌補先天的距離困境,幫助癌友抗癌之路更加堅定。▲圖/翻攝自台灣癌症基金會 2019銀髮偏鄉 就醫無礙影片▼影片來自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韓國瑜扯白白胖胖…第一名縣長潘孟安:我不白,也一定不瘦女夜裡乳房狂出血、打開衣服胸已爛掉飄惡臭…女兒見狀愣住吃完午餐後間歇性下腹痛 28歲女竟是大腸癌第四期13年前切除病灶 男仍做這事…結果口腔癌復發變末期
- Oct 29 Tue 2019 02:54
都更案過關 高速傳輸需求旺 國產聯陽 前景樂觀
工商時報【李書良╱綜合報導】原本受到全球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近期美股上市之路被迫喊卡,估值迅速暴跌。25日卻傳出,其中國市場競爭同業優客工場(Ucommune)正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招股說明書,爭取年底前到美股上市。路透25日報導,有「中國版WeWork」稱號、大陸最大的共用辦公室企業優客工場,傳出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一份保密的招股說明書,希望今年底前進行上市。消息人士表示,優客工場今年9月底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並召開初步會議試探投資者反應,至於IPO時程將取決於潛在投資者的反應。總部位於北京的優客工場一年前的估值為26億美元,目前已委託花旗及瑞信負責其上市事宜。報導稱,近期全球最大分享辦公室業者WeWork在美上市折翼,估值因此重挫,引發全球資本市場與投資圈震撼,因此競爭對手優客工場此刻尋求赴美上市的決定,頗令投資銀行家感到意外。WeWork曾是受到全球投資人追捧與期待的新創企業,估值高達470億美元,為美國估值第二高的獨角獸。WeWork原先計畫今年9月在美股IPO,結果卻因醜聞而上市失利,讓估值大跌到僅剩75億美元。陷入經營困境的WeWork計劃退出中國、印度和拉美大部分市場,已開始關閉中國等地的部分辦公室。報導稱,優客工場成立於2015年4月,創辦人為毛大慶,其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億潤投資、中投漢富、創新工場等。截至今年6月30日,優客工場在全球44個城市布局了200個共用辦公空間,諸如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杭州、香港、台灣、新加坡、紐約、洛杉磯等。
- Oct 29 Tue 2019 02:54
江祖平爆叼煙嗆人!他曝私下互動內幕
記者何正鳳、徐士庭、朱怡蓉/澎湖報導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在澎湖參加冬泳開幕,鳴笛時一名少年摀住耳朵,聲稱看不慣韓國瑜溜之大吉,還嗆只要韓國瑜不退出2020總統選戰,此生都不會支持韓國瑜,事後還跟記者說辛苦了,遇到腦弱電波,還不能摀耳朵。▲少年摀住雙耳,聲稱看不慣韓國瑜溜之大吉。冬泳鳴笛,泳客們看著舞台上政治人物的致詞,但掃過沙灘上的觀眾,這兩個做了跟別人不同的動作,他們摀住雙耳。嗆韓少年陳同學:「他說了,他不會溜之大吉,他不會怎樣,但他都做了,光是這一點,我就很XX他」。▲少年撂話:如果韓國瑜不退出2020,此生就不再支持他。有條不紊的表達自己摀住耳朵的原因,這位15歲陳姓同學還說了這些。嗆韓少年陳同學:「除非他(韓國瑜)就立刻退出2020的總統選舉,不然的話,我這人,此生是不會再支持韓國瑜的」。▲少年嗆韓國瑜是腦弱電波。說此生不再支持韓國瑜,都還沒投票權就先撂話,接下來話鋒一轉,很有禮貌的向記者致意。嗆韓少年陳同學:「辛苦了,遇到腦弱電波,你們還不能摀耳朵。」15歲的少年說自己住附近,同學住比較遠還特別過來,趁著放假來看看,他口中的微弱腦波。▲高雄市長韓國瑜。主持人:「讓我們歡迎高雄市長韓國瑜!」特別到冬泳活動的現場,韓國瑜穿著襯衫西裝褲、腳穿皮鞋踩在沙灘上,「單純參加開幕」的用意很明顯,韓國瑜請假拚選,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學生嗆。▲韓國瑜並不是第一次被學生嗆。嗆韓同學(2019.10.20):「韓國瑜可以學蔡英文一樣,在總統府裡面好好做事嗎?!」先前到台南飯店開觀光座談會,就被質疑為什麼不能像小英好好地在辦公室辦公,當時人在會場的韓國瑜壓根沒聽到學生的反應;這次冬泳現場,陳同學的摀耳動作,韓國瑜有看到嗎?還沒投票權的這些孩子,用他們的眼觀察,直接反應出來。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韓國瑜太恐怖…鐵桿部隊跑了!黃創夏:軍公教轉向投蔡英文斷言韓國瑜將一無所有!沈富雄預測2024是「朱鄭之爭」不只陸委會打臉!韓國瑜提澎湖小三通 他酸:政見晚了十年韓國瑜大動作造勢…卻不見大老幫站台!他驚:藍營切割了?
- Oct 29 Tue 2019 02:54
日月行館 波士頓龍蝦霸氣入鍋
開幕週第二日男子組賽事,老大哥台電公司出戰小學弟conti,以局數3比0(25比20、25比16、25比10)收下15年第二勝。conti執行教練林顯丞表示,陣中多以年輕選手為主,可藉由對戰企聯成人隊時訓練球員之抗壓性及在球技上會有顯著成長,未來也能藉後續賽程多磨練選手彼此間的默契。而最後一場由桃園臺灣產險隊對上長力男排的賽事,長力男排以3比1的局數(25比18、25比16、23比25、25比20)結束比賽。面對到青年隊伍球員大多來自各學校、較少時間訓練磨合的問題,林顯丞說:「其實像我們隊上就有宋柏霆、吳信賢、張昀亮,三位球員待在代表隊,加上其他人來自不同的學校、年紀也較其他男子隊小,球隊未來就必須找到一個重心球員,這樣一來才能在比賽中,有個共同的吶喊去激勵士氣,帶動整隊成績向上。」今年度企業聯賽男、女子組共四支球隊有外援進駐,conti隊則是有來自日本一級球隊豐田合成的渡邊侑磨加入。林顯丞表示,渡邊侑磨對於conti隊是有正向加分的作用,能將日本打球的技術和觀念,帶給年輕選手做學習,且無論在比分領先或落後時,能冷靜面對比賽,是陣中大家學習的榜樣。開幕週最後一場賽事由長力男排對上桃園臺灣產險,桃園臺灣產險隊首登企聯15年舞台,沒想輕易將勝利拱手讓人,在第三局展開反攻,迫使比賽進入四局對抗,但最終仍無法守下勝利以比數20比25吞敗。男子組第一週賽程結束後,仍舊由台電男排穩居龍頭,雲林MIZUNO、長力男排、conti及桃園臺灣產險屈居於後。第二週賽程(11/9-11/10)將移師臺北市立大學體育館舉行。◎加入風運動粉絲專頁,帶你掌握更多國內外體壇動態◎加入風運動LINE,嚴選好文一次看更多風傳媒報導相關報導》 排球》女子組手感火燙 台電、鯨華雙收二勝相關報導》 排球》全體球員舞蹈喜迎開幕 企聯15年盼打造歡樂賽事氛圍
- Oct 28 Mon 2019 18:40
WTA年終賽 謝淑薇與詹家姊妹最快4強對決
(記者黃秀麗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結合在地青農、商家,27日於三芝區淺水灣公車站旁舉辦「2019新北市茭白筍推廣-三芝茭心好食光」,現場除有首屆茭白筍評鑑頒獎,民眾也能體驗田間採筍、剝茭白筍比賽、茭白筍競標等活動,玩得不亦樂乎!為推廣本市優良的茭白筍,市府及三芝區農會共同合作,於27日在三芝舉辦「2019新北市茭白筍推廣-三芝茭心好食光」產地行銷推廣,新北市吳明機副市長也出席了現場活動,以行動支持本市農民及農特產!現場由副市長公佈首屆茭白筍評鑑獲獎者名單,並頒發獎金及獎狀予首屆茭白筍評鑑帶殼組冠軍謝江喜、剝殼組冠軍蔡明燦,及甜筍王黃清順,另外,副市長也與現場民眾同樂,參加剝茭白筍比賽,玩得不亦樂乎!來自萬華的黃小姐表示:「今天趁著假日帶小孩來逛茭白筍市集、現場還有闖關遊戲及各式茭白筍美食與農特產品,真是好吃又好玩,等等還要去搶購冠軍茭白筍,帶回家跟家人分享三芝茭白筍的美味!」。吳明機表示,新北市幅員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有山有海,造就有一年四季,不同區有不同的特色農產品,新北市茭白筍種植面積達168公頃,年產量約1,200多公噸,產值達2億1仟多萬元,而三芝區即是新北茭白筍的主要產區,為了讓大家可品嚐到茭白筍的鮮美,市府輔導三芝區農會在當地成立農民直銷站,農友可將每日鮮採的筊白筍送至直銷站販售,另外農會也提供線上訂購方式,民眾只要在家動動手指就能品嚐到最在地、最新鮮又天然的農特產品。
- Oct 28 Mon 2019 18:39
北投麗禧 湯之旅萬元有找
中國時報【報導吳維書】孫協志、王仁甫、許孟哲主持中視《飢餓遊戲》,本周日播出特別企畫,31日正好是中視50周年台慶,主持群應景穿上中視與SQUAD潮牌聯名推出的限量潮T,衣服上正是經典戲劇《浴火鳳凰》人氣角色「嗶啵」,勾起許多人近30年前的難忘回憶。王仁甫語帶感性為中視賀壽:「那天錄影結束,看到中視門口大大的『五十』,突然間有很多回憶浮上腦海,這些都是中視帶給我的。」王仁甫透露,他以前上通告最想去中視的地下室餐廳,「那時候覺得當中視的員工很幸福,現在自己成為中視一分子,《飢餓》也在中視播出3年了,希望節目能越做越豐富,讓我們跟《飢餓》一起成長。」許孟哲也獻上祝福:「很開心中視50歲生日了,感謝這50年來,中視給大家這麼多表演機會,祝福中視所有節目都可以收視稱霸,迎向下一個、下下一個50年。」嗶啵超紅小孩最愛《飢餓》錄影一般都是外景趴趴走,這次特別到中視錄影,總經理胡雪珠也親自到場歡迎眾藝人回娘家,製作單位則安排藝人在電視台各部門進行闖關;該集來賓邀請曹西平、NONO、馮媛甄、林芯儀、大根、蔡尚樺等,每位都跟中視擁有一段淵源。大根從中視招牌綜藝節目《超級模王大道》出道,個人所主持的第一場記者會也在中視;林芯儀是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星光幫成員,對中視有特殊感情;NONO主持過綜藝節目《食字路口》,現在仍是很多粉絲心中的經典;馮媛甄則從《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出道;曹西平不僅主持《來電50》,生平第一個參加的節目也在中視;蔡尚樺與曾國城主持《全民星攻略》,目前正在中視播出。1990年播出的《浴火鳳凰》是當年萬人空巷的經典電視劇,潘迎紫的自帶仙氣至今難有人能出其右,嗶啵的天然呆萌感更融化許多粉絲的心,主持群與來賓也認證:「當年嗶啵真的很紅,小朋友的偶像都是他,根本就是古代版的小叮噹。」中視50周年特別企畫的嗶啵復刻經典商品請洽官網。gotvshopping.com.tw/event/biboevent.html
- Oct 28 Mon 2019 18:37
世界盃橄欖球賽 日本力戰不敵南非無緣晉4強
作者:彭孟嫻 Jessica / 海外法律人的生活觀點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或略有耳聞,在包括英國、加拿大等在內的歐美國家,若夫妻要離婚,法律上經常有「必須先分居滿一定時間」的相關規定。(即使是雙方協議離婚,也是如此)由於我長期在加拿大從事離婚調停等相關工作,也一直有很多人問我,在加拿大要離婚,「需要先分居」的時間到底是多久?是半年還是兩年?答案是,通常在加拿大要辦離婚,「夫妻必須分居滿一年」,才能由其中的一方提出離婚申請。(來源:加拿大司法部,詳見附註 1 )由加拿大司法部的相關法規,我們更可以發現:在加拿大要離婚的夫妻,原則上「都」必須先分居一年。如果兩人在未分居滿一年之前,就有共識想要離婚、或符合訴請即時離婚的條件,可以提出「申請」——但在實務上,法庭 / 法官仍通常會等到訴請離婚雙方分居滿一年時,才「允許」雙方正式離婚。(詳見附註 2)為何即使夫妻雙方都同意離婚,仍需要先分居?各國由於國情不同,很難一併討論。(台灣在這點上相對許多西方國家反而較為彈性,雙方若均同意離婚與相關條件,可逕行到戶政事務所登記離婚)但大體上大多是基於「宗教」(如天主教、基督教部分教派等信仰的婚姻神聖性)、「民俗傳統」(如東方也有「勸和不勸離」的思想)、以及「婚姻本身的法律約束力」(如果動輒可以未經協調就離婚,當初何必要選擇婚姻)⋯⋯等理由。本文對於「離婚前是否要分居」、「需要分居多久」,也沒有特定的立場,均尊重各地主國的家事法相關規定。然而,在實際參與了許多家事協商之後,有一點必須強力呼籲:無論夫妻雙方是否協議分居,或者是在訴請離婚的法律規定條件下進行分居,凡事關於「分居」的議題中,最重要的是「雙方分居的方式」。其次才是規範雙方在「分居協議」當中的法規,諸如:分居期間的監護權與子女探視權,子女扶養費與贍養費,剩餘財產分配,小孩如何管教,生活費由誰負擔⋯⋯等。因為,如果「分居的方式錯誤」。輕則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雙方裂痕反而加深;更極端的結果,甚至會因此出現如以下的不幸案例,造成當事人命喪黃泉的悲劇——人如果連性命都沒有了,又何嘗有「挽救婚姻」、「分居法規」的需要呢?震驚加國社會:男醫師殺死女醫師的內幕43 歲的加拿大籍男性醫生 Dr. Mohammed Shamji ,是多倫多大學附設醫院之一的西方醫院(Western General Hospital) 腦外科醫生。他的父母也均是醫師,任職於加拿大渥太華醫院。這位男醫師從小就讀貴族學校,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之後在加拿大首屈一指的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醫學院就讀,隨後並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單從其家世背景、學經歷來看,可說是不折不扣的「人生勝利組」。 Dr. Mohammed Shamji 是我在皇后大學的校友,雖然我與他不認識,但他在校園頗為知名,甚至是被眾多校友崇拜的風雲人物。他的妻子 Dr. Flana Fric-Shamji ,則是一名家庭醫師(Family Doctor),任職於加拿大士嘉堡醫院(Scarborough and Rouge Hospital)。根據加國媒體報導,女醫師的父母是藍領階級,但從小父母對她疼愛、栽培有加,加上女醫師從小到大靠自己的努力,成績十分出色。在她大學畢業時,便收到渥太華醫學院的入學通知。這一對醫師夫妻在職涯早期認識,兩人結婚 12 年,育有 3 子。在臉書上,總是可以看到兩夫妻快樂度假的親密照。此外,由於 Dr. Mohammed Shamji (男醫師)在腦外科的專業表現十分傑出,堪稱加國名醫之列。除了很多病患都願意指名等待他的腦科手術、病人的候診名單(waiting list)長到需以月度計算之外;電視媒體上更經常看得到他的出現,講述腦神經外科的相關知識。他的醫學學術論文,也經常在國際醫學期刊中出現。簡言之,直到事發之前,大概除了極少數知曉內情者外,任誰都不會想到,這對令人稱羨的醫師夫妻,竟然會雙雙出現在媒體社會版上——在斗大的「兇殺」標題之下。更殘酷的事實是:在這件震驚社會的兇殺案之前,其實這看似「完美愛家」的丈夫,對妻子早已有長期、嚴重的家暴紀錄。隨後,更因缺乏配套與風險意識的分居方式,造成激烈暴力的導火線,終至釀成巨大的不幸。殘酷恐怖的兇殺背後,是相關法規對家庭暴力的不夠重視2016 年 11 月 30 日晚間,這對過去外人稱羨的醫師家庭,因一起殘酷的兇殺案徹底瓦解。根據加拿大媒體後來整理警方記錄、法院判決所做的報導,在那個晚上,Dr. Mohammed Shamji(男醫師)親手以十分兇殘的手段,殺死了自己的妻子 Dr. Elana Fric-Shamji (女醫師),並且棄屍。隔日,警方發現女醫師的屍體,被以行李裝箱載丟棄。這起命案發生的導火線,是男醫師對妻子(女醫師)提出的訴請離婚不滿,兩人因而發生口角衝突後,男醫師竟在情緒激動之下,起了殺意——命案中的受害者女醫師,在被自己先生殺害前兩天,正式提出訴請離婚。而在此之前,女醫師更已經有數次家暴報警紀錄,也曾對摯友陳述先生婚外情內容。但不幸的是,家暴問題在此個案中,卻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造成在女醫師提出訴請離婚,依法進入加拿大法規規定的「分居」階段後,並沒有任何對其人身安全保障的配套措施——換言之,有家暴歷史的丈夫,完全可以如同一般分居案例中的丈夫一般,以探視子女或商討離婚協議相關事宜等等理由,與妻子近距離接觸。因此,在命案當天,這位知名的腦外科男性醫師,在完全未受阻攔下與分居妻子見面,隨後更爆發口角。接著,他竟暴力地打斷了女醫師的脖子與骨頭,之後再把奄奄一息的她活活掐死。加拿大多倫多刑事法庭,在 2019 年 5 月 9 日,宣判這件兇殺案的最終判定——儘管警方早掌握多項關鍵證據,但直到此最終判決前的一個月,現年 43 歲的 Dr. Mohammed Shamji 才終於承認自己殺害了他的太太。根據加國媒體報導,他直到最後一刻,才與檢方以二級謀殺(second-degree murder)進行認罪協商,在此之前,男醫師均聲稱自己無罪,也造成冗長的法庭審理攻防。至於為何在最後一刻逆轉?背後的真相更為殘酷——因為他的一個女兒,即將在法庭作證:「自己的父親殺死了母親!」此案終審判決:謀殺妻子的腦神經外科醫師,被判處終身監禁, 14 年內沒有機會假釋。同時,他也被終身褫奪醫師資格。(關於此案件詳情,可參考 CBC 報導,醫師資格部分詳見附註 3 )面對家暴問題為何不速速離婚?問題沒有那麼簡單:對於這起家暴事件、訴請離婚後引發的悲劇,有人可能會反過來質疑、甚至責怪受害者:為什麼不早點進行離婚手續?以前在我還未於加拿大家事法庭咨詢處服務之前,也曾覺得部分家暴受害者,是不是因為擔心自己的經濟無法獨立等問題,才會對此隱忍,或不敢離開會施行家暴的伴侶?但是,當我接觸了大量婚姻調停的個案之後,才深切認知到:要離開「控制型」的家暴伴侶,根本沒有那麼簡單!為什麼?一方面,加拿大對人權、尤其對未成年子女權益,有著非常大的保障(詳見:《北美生活不可不知的「安柏警報」》一文)——但反過來說,這也造成在家事法庭相關法規中,配偶需要有充足證據、且受控方被證實有罪,才能以之為由限制對方探視子女等權利。另一方面,就是「離婚前需進行分居」,但相對缺乏避免進一步衝突、保障人身安全的配套,也經常成為安全網上的漏洞,讓家暴惡徒仍有可乘之機。根據加拿大婦女基金會(Canadian Women’s Foundation)研究指出:在家庭伴侶間所發生的兇殺案中,80%的受害人是婦女。而在這些婦女之中,只有 26% 已與對方正式結束配偶關係(離婚),其中更有許多案例,是在離婚過程中的「分居」階段發生不幸。換言之,事實是,很多婦女繼續留在家暴的家庭關係中,並不是「她們自己的選擇」,而更可能是法規、社會對她們的保障不足所致。至今仍記得,我在加拿大家事法庭工作時,同事們經常討論到的一個驚悚案例:之前離職的一名前同事,曾經受理過一宗家暴事件。當時一名婦女到家事法庭咨詢處尋求協助,因爲她分居的前夫「口頭威脅要殺死她」。但是,那位婦女並沒有驗傷證據、也沒有錄音或證人能夠證明自己遭受家暴。所以,那名家事法諮詢同事礙於法規無法受理,也沒有進一步協助該當事人(如聯絡警方或社工人員等),直接讓前來尋求協助的女當事人回去。可怕的是,那名前來法院尋求助的女士,當晚就被她的前夫由窗戶爬進來,將她殺死!因此,在婚姻中面對有家暴惡習的當事人,「離婚」根本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如果不小心處理,也沒有充分的支持網為後盾,甚至可能得經歷一場生命的搏鬥。家暴零容忍:千萬、千萬不可以獨自面對加害者那麼,如果法規和配套措施的保障相對不夠周全,在期待更完整嚴謹的法規改革之餘,受害者又可以如何「自救」?以前面提到,這起震驚加國社會的命案中,我覺得當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資訊,值得在所有涉及暴力關係中的當事人重視:首先,要離婚(或分居、分手)的時候,千萬、千萬不要獨自面對「控制型」的家暴伴侶。以前述案例來說,女醫師在遭到殺害的前兩天,雖已經由律師向對方提出離婚。但是,自己卻還是獨自前往有暴力傾向的男醫師丈夫住處,周旋離婚內容。要知,根據後續檢警露出的資料顯示,在這對醫師夫妻 12 年的婚姻中,男醫師對女醫師的家暴不斷:無論是身體傷害、言語傷害、性侵(沒有伴侶允許的性行為,也是性侵)都有發生。面對這樣的伴侶,受害者千萬不要低估事情的危險性。對於這類涉及家暴的案例,關於離婚的協議部分請交由專業家事法律師——對當事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好自己與孩子的人身安全。否則,幾乎等於是拿自己的命在做賭注。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先不要張揚離婚(分居)的意願,同時趕緊打點好自己在外面的住處。同時,委任律師處理——如果是經濟有困難的受害者,則可先尋求受害婦女保護機構的協助,提供暫時的住處,先安置自己與孩子。在法律的部分,則可尋求法扶免費的協助。我們更一定要清楚認知到:凡是有家暴案例的離婚(分居、分手),就與一般離婚截然不同。因為,它會嚴重危及「自身安全」甚至「孩子安全」。舉例來說,一般夫妻辦理離婚,在分居後兩個人一起坐下來,擬定「離婚協議書」的狀況很普遍。很多有利益糾結的夫妻,也會在婚姻調停中尋求解決之道。之後如果雙方調停僵持,也可以經由法庭訴訟——但是,有家暴歷史的夫妻要離婚,就千萬不能按著這樣的程序走。因為若說得直白些,要家暴案例中的加害者與被害者,「一起坐下來擬定離婚協議書」,根本就是在玩命。在此,也再次懇切叮嚀所有讀者朋友:無論對方表面上的身份、社會地位、學經歷背景如何,面對會家暴的對象,絕對是「零容忍」,並且時時刻刻要留意自身的安全,有警覺意識。「零容忍」的意思是:絕對不要輕忽家暴的危險性,絕對不要再心軟給對方「下一次機會」,更千萬不能在分居期間,獨自與家暴伴侶共處,或獨自與家暴伴侶周旋分居協議。千萬記得:面對家暴成性的伴侶,妳 / 你與對方的繼續接觸,就是最嚴重時可能致命的絕對錯誤。文末附註:關於文中提到的法規與案例(以下均為加國現行規定)附註1我需要離婚的理由嗎?要(訴請)離婚,您必須以下列三項中的其中一項,證明你的婚姻破裂:Do I need a reason to get a divorce?To get a divorce, you have to show that your marriage has broken down in one of three ways:附註 2我必須等待才能申請嗎? 如果你申訴你與你的配偶已經分居因為婚姻已破裂,那麼你不必等待至分居一年,只要你和你的配偶在申請時已經分開生活即可。但是,你和你的配偶必須在「分居期滿一年」,才能由法官獲得裁定離婚。Do I have to wait before I apply?If you are claiming your marriage has broken down because you and your spouse are separated, you do not have to wait to apply, as long as you and your spouse are living apart when you apply. However, you and your spouse must have been living apart for at least one year before your divorce can be granted.附註 3:因為Dr. Mohammed Shamji 的職業是醫師,所以除了面對加拿大的刑法之外,還必須面對加拿大安大略省醫學會有關「醫師失職」的懲戒。這樣的醫師失職懲戒,不單是會發生在醫療糾紛;以此案例,包括家暴、兇殺在內的刑事罪犯,安大略省醫學會也均會介入審查與作出處分。Dr. Mohammed Shamji 此個案,在 2019 年 7 月 31 日經「安大略省醫生協會」(CPSO: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的紀律聽證會(Disciplinary Hearing )指控失職行為(accusations of professional misconduct) ,處分為終身取消醫師資格。※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區別但平等?」──從《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看同性議題公投之爭》,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更多換日線文章北美、台灣差異大:在加拿大和美國,千萬不要隨意挑戰警察的公權力你不是非要出國,才能學好英文──擺脫「菜英文」,先破解「四大迷思」作者簡介:彭孟嫻 Jessica Peng,目前從事法律調停工作(家事法&商業法),同時也是加拿大調停仲裁協會會員。高中時從台灣離鄉背井抵達加拿大就讀高中,大學畢業於加拿大皇后大學經濟學系(Queen’s University: Economics Degree),之後任職德商公司、加拿大皇家銀行。婚後,生完三個小孩,轉換跑道就讀法律,畢業於森尼卡學院:法律顧問 (Seneca College: Paralegal),約克大學法律調停(York University: Mediation)。因為熱愛寫作,熱忱地以文字創作的方式,與讀者分享人生點滴。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 Oct 28 Mon 2019 10:21
「同志要對自己更好!」
據陸媒報導,在反送中運動承受巨大壓力並面臨人手短缺的香港警隊,正計畫重新聘用一批退休警務人員,計畫相關細節已經形成初稿,數量可能多達千人,而且不排除把他們派往最前線對付「反送中」示威者。陸媒環球時報今天引述一名香港警隊消息人士稱,為應對香港當下的局勢,警隊正計畫重新雇用一批退休人員,計畫相關細節已經形成初稿。英文南華早報今天稍早也引述警隊知情人士稱,計畫雇用的退休人員可能多達1000人,這將是警方今年8月為應付人力吃緊的問題開始招聘退休警官後,最大規模的招聘活動。環時報導稱,擁有約3萬名成員的香港警隊,在近幾個月中承受了巨大壓力,也面臨著人手短缺的問題。多位香港員警近日受訪時表示,目前他們的工作任務和執勤時間倍增,一天工作10幾小時的情況並不少見。一名警員透露,他最長的連續上班時間達30小時。此外,還有超過200名員警在執勤時受傷,讓警隊人手更加短缺。南華早報援引知情人士稱,被雇用的退休人員,將不僅限於處理監控影像等工作,而是根據警隊業務的需要進行安排,如果有必要,也將依據他們的技能和經驗,派往最前線對付示威者。根據香港公務員事務局2015年推出的「退休後服務合約計畫」,允許特區各局、各部門按本身需要,根據計畫以合約形式聘用退休或即將退休的公務員,處理需要特定公務員專門知識或經驗的臨時、有時限、季節性或兼職工作。香港反送中抗爭「守護清真」集會未申請 警民對打香港理大畢業生戴口罩 校長拒握手港警射催淚彈 記者中彈受傷倒地反送中追究警暴集會 1小時清空現場挺反送中遭砸店 港民「爆買」挺店家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震撼彈!蘇嘉全妻退出民進黨「罰金比車貴」拒贖回 塞爆了薪水一毛不剩 老闆反請吃大餐相關新聞影音______________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
- Oct 28 Mon 2019 10:21
港民集會追究警暴!港警丟催淚彈驅離
類似這樣的暴力事件,如果出現在公車上,該怎麼辦?大台北都會區,每天有160萬人次搭乘公車,有公車業者就說,通常涉及性騷擾的色狼,比較沒有攻擊性,要是碰到情緒失控的人,公車司機會依現場狀況來判斷,通常會先靠邊停,了解情況並且報警,但最重要的是對方若有攻擊性,恐怕得先開門,讓其他乘客逃生,避免被攻擊。安全帽來不及拖下,男子就衝上公車攻擊司機。不滿被按喇叭男子突襲式攻擊,大力掐住脖子害得司機差點昏倒,還有這名醉漢躺在置物區,把公告全部撕毀,還把零錢箱往車外扔,最後被司機在車外壓制。有時則像這樣,兩名乘客在車上打了起來,公車頓時成為格鬥場,大台北都會區,每天就有160萬人次搭公車,乘客難免有摩擦,司機除了避免公親變事主,還得保護車內其他乘客。客運業者張皓翔:「突然伸手將我們鑰匙關閉之後把它拔出,第一時間當然是覺得說,他幹嘛一直靠近我們。」遇上緊急狀況司機應變也有sop,車輛靠邊停避免停在馬路中央,透過後照鏡或監試影像了解狀況,並和嫌犯溝通確認衝突原因。廣播:「車上突然發生緊急狀況,請稍待片刻。」利用車上廣播系統,告知其他乘客有突發狀況並且報警,最重要的是確認嫌犯有無攻擊性,若還算安全關緊前後門可避免嫌犯逃跑,再去協助被害人,如果有攻擊性恐怕得先開門,讓其他乘客下車避難,司機也得自保或視狀況壓制嫌犯。記者何冠毅:「情緒激動的乘客,很容易跑到駕駛座旁邊,發現車門開關,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一扳開很容易就發生危險。」因此現在有部分公車,會加裝這種艙門隔絕乘客,避免行進中被干擾,其他乘客則以自身安全為主要考量,建議先幫忙報警,移動到可隨時下車的門口,並且和嫌犯保持距離避免被攻擊,必要時車輛左側安全門,只要將把手按著壓下去也能逃生,有時衝突來的突然,如何在公車內化解危機,駕駛臨危反應就是最關鍵,乘客聽從指揮,避免暴力波及無辜。更多 TVBS 報導婦帶孩插隊…高三男提醒「請排隊」 遭陌生男狂毆 認錯人! 4黑衣男棒砸服務處打傷里長 辣椒水遭濫用攻擊! 雙北法院刑案暴增 霸凌者失戀 被害人IG留言引不滿遭教訓

